汉语词典

燔黍捭豚

燔黍捭豚 fán shǔ bǎi tún

词语解释

指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捭,撕裂。《礼记·礼运》:“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郑玄注:“中古未有釜、甑,释米捭肉,加於烧石之上而食之耳。”孔颖达疏:“燔黍者,以水洮释黍米,加於烧石之上而燔之。捭

百度百科释义

燔黍捭豚fán shǔ bǎi tún,成语,引证解释位上古烹饪用具出现前对食物的简单加工情况。

词语分字解释


  • (fán)

    基本字义

    fán(ㄈㄢˊ)

    ⒈  焚烧:“燔诗书而明法度”。

    ⒉  烤肉使熟:燔肉。

    造字法

    形声:从火、番声

    English

    to roast; to burn


  • (shǔ)

    基本字义

    shǔ(ㄕㄨˇ)

    ⒈  〔黍子〕一年生草本植物,叶线形,子实淡黄色,去皮后称黄米,比小米稍大,煮熟后有黏性。

    汉英互译

    millet

    造字法

    形声:从禾、雨声

    English

    glutinous millet; KangXi radical number 202


  • (bǎi)

    基本字义

    bǎi(ㄅㄞˇ)

    ⒈  两手左右旁击。

    ⒉  分开:捭阖(指用手段分化或拉拢)。

    造字法

    形声:从扌,卑声

    English

    to open; to spread out


  • (tún)

    基本字义

    tún(ㄊㄨㄣˊ)

    ⒈  〔豚鼠〕哺乳动物,亦称“荷兰猪”、“天竺鼠”。

    ⒉  小猪,亦泛指猪:豚肩。豚蹄。豚儿(谦称自己的儿子)。

    汉英互译

    pig

    造字法

    形声:从月、豕声

    English

    small pig, suckling pig; suffle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