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覈 biàn hé

词语解释

(一)、辨明核实。南朝 宋 何承天《上安边论表》:“若得询之朝列,辨覈同异,庶或开引羣虑,研尽众谋,短长毕陈,当否可见。”《宋书·始安王休仁传》:“申詔誥礪,辨覈事原。”
(二)、明晰翔实。南朝 宋 宗炳《答何衡阳书》:“敬览来论,抑裁佛化,毕志儒业,意义检著,才笔辨覈。”于省吾《双剑誃诸子新证·荀子新证序》:“近世之考订《荀子》者,淹贯如 王怀祖,精醇如 刘端临,辨覈如 俞荫甫、刘申叔。”

词语分字解释


  • (biàn)

    基本字义

    biàn(ㄅ一ㄢˋ)

    ⒈  分别,分析,明察:辨别。辨认。辨析。辨正。辨识。明辨是非。

    ⒉  古代土地面积单位,九夫为一辨,七辨为一并。

    汉英互译

    differentiate、discriminate、distinguish

    造字法

    形声:从辛、辨省声

    English

    distinguish, discriminate


  • (hé)

    基本字义

    hé(ㄏㄜˊ)

    ⒈  檢驗﹑查核。如:“檢覈”﹑“覈對”。《文選•張衡•東京賦》:“其以溫故知新,研覈是非。”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辨騷》:“將覈其論,必徵言焉。”

    ⒉  詳實﹑嚴謹。《後漢書•卷四十•班彪傳下》:“遷文直而事覈,固文贍而事詳。”《北史•卷七十二•李德林傳》:“善屬文,詞覈而理暢。”

    ⒊  深刻。《後漢書•卷六十八•許劭傳》:“初,劭與靖俱有高名,好共覈論鄉黨人物。”

    ⒋  米麥舂餘的粗屑。《漢書•卷四十•陳平傳》:“其嫂疾平之不親家生產,曰:『亦食糠覈耳。』”宋•范成大《四時田園雜興詩六十首之四十五》:“不惜兩鍾輸一斛,尚贏糠覈飽兒郎。”

    English

    investigate, consider, exam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