吠形 fèi xíng

词语解释

狗见形影而吠。喻不辨是非而盲目附和。

详细解释

(一)、狗见形影而吠。喻不辨是非而盲目附和。

明 郎瑛 《七修类稿·国事八·石亨奸党》:“ 武清侯 石亨 等诬大学士 王文 、大司马 于谦 等迎代之罪,都给事中 王镇 等,亦皆吠形,至有‘誓不同朝’之语。”参见“ 吠形吠声 ”。

百度百科释义

吠形,是汉语词汇,解释为狗见形影而吠。喻不辨是非而盲目附和。 。

词语分字解释


  • (fèi)

    基本字义

    fèi(ㄈㄟˋ)

    ⒈  狗叫:吠叫。狂吠。蜀犬吠日(喻少见多怪)。

    汉英互译

    give mouth、gnar、snarl、yaff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犬

    English

    bark


  • (xíng)

    基本字义

    xíng(ㄒ一ㄥˊ)

    ⒈  实体:形仪(体态仪表)。形体。形貌。形容。形骸。形单影只。形影相吊。

    ⒉  样子:形状。形式。形态。形迹。地形。情形。

    ⒊  表现:形诸笔墨。喜形于色。

    ⒋  对照,比较:相形见绌。

    ⒌  状况,地势:形势。

    ⒍  古同“型”,模子。

    ⒎  古同“刑”,刑罚。

    汉英互译

    appear、body、compare、entity、form、look、shape

    造字法

    形声:从彡、开声

    English

    form, shape, appea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