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迟钝呆滞;不锐利。
(二)、不锋利。
(一)、迟钝呆滞。
唐 白居易 《迂叟》诗:“应须绳墨机关外,安置疏愚钝滞身。” 宋 范成大 《腊月村田乐府·卖痴呆词》:“除夕更阑人不睡,厌禳钝滞迎新岁。” 鲁迅 《南腔北调集·上海的儿童》:“顽劣,钝滞,都足以使人没落,灭亡。”
(二)、停滞缓慢。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人民反清斗争资料·云贵民变档案》:“剿办 猛遮 叛夷,瘴险交困,以致用兵钝滞。”
钝滞,读音为dùn zhì,意为迟钝呆滞或停滞缓慢。
blunt; dull and vague
钝(dùn)
钝(鈍)
⒈ 不锋利,不快,引申为不顺利:这把刀真钝。成败利钝。
⒉ 笨,不灵活:钝滞(a.迟钝呆滞;b.不锋利)。迟钝。愚钝。拙嘴钝舌。
blunt、dull、obtuse、pointless
快、利、锐
形声:从钅、屯声
blunt, obtuse; dull; flat; dull-witted
滞(zhì)
滞(滯)
⒈ 凝积,不流通,不灵活:停滞。滞留。滞销。滞空。呆滞。滞产(产妇临产后总产程超过30小时者)。滞针。滞下(痢疾的古称)。
⒉ 遗落:“此有滞穗”。
sluggish、stagnant
畅
形声:左形右声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