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闱 duān wéi

词语解释

皇宫的正门。亦指朝廷。

详细解释

(一)、皇宫的正门。亦指朝廷。

汉 班固 《西都赋》:“列钟虡於中庭,立金人於端闈。” 南朝 宋 颜延之 《自陈表》:“仰企端闈,上恋罔极。” 宋 陆游 《谢明堂赦表》:“鉤陈羽立,敷大号於端闈。”

百度百科释义

端闱,是汉语词汇,注音是ㄉㄨㄢ ㄨㄟˊ,释义是皇宫的正门。

词语分字解释


  • (duān)

    基本字义

    duān(ㄉㄨㄢ)

    ⒈  正,不歪斜:端正(a.事物不歪斜;b.正派,正确;c.使端正)。端丽。端然。端庄。端秀。端静。端坐。

    ⒉  正派,正直:端方。端直。端重(zhòng )。品行不端。

    ⒊  事物的一头:端的()(a.事情的经过,底细;b.的确,果然;c.究竟。均亦称“端底”)。端倪。端详。事端。争端。

    ⒋  用手很平正地拿:端盆。端碗。端茶。把问题端出来说清楚。

    ⒌  姓。

    汉英互译

    end、extrenity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end, extreme; head; beginning


  • (wéi)

    基本字义

    闱(闈)wéi(ㄨㄟˊ)

    ⒈  古代宫室两侧的小门。

    ⒉  后妃居处:宫闱。

    ⒊  父母居室:庭闱。

    ⒋  科举时代称试院:春闱。秋闱。闱墨(清代每届乡试会试的试卷,由礼部选定录取的文章,编刻成书)。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gate, door; living quar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