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彝 dǐng yí

词语解释

亦作“鼎彝”。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详细解释

(一)、亦作“ 鼎彝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汉 许慎 《<说文解字>叙》:“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选·任昉<王文宪集序>》:“前郡尹 温太真 、 刘真长 ,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 李善 注:“《礼记》曰:鼎有铭,铭者,论譔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左氏传》: 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以示子孙。” 宋 王安石 《韩忠献挽辞》之二:“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 胡适 《<国学季刊>发刊宣言》:“鼎彝、泉币、碑版、壁画、雕塑、古陶器之类,虽缺乏系统的整理,材料确是不少了。”

百度百科释义

亦作“ 鼎彜 ”。古代祭器,上面多刻着表彰有功人物的文字。 汉 许慎 《叙》:“郡国亦往往于山川得鼎彝,其铭即前代之古文,皆自相似。”《文选·任昉》:“前郡尹 温太真 、 刘真长 ,或功铭鼎彝,或德标素尚。” 李善 注:“《礼记》曰:鼎有铭,铭者,论撰其先祖之德美、功烈、勋劳,而酌之祭器。《左氏传》: 臧武仲 曰:大伐小,取其所得,以作彝器,铭其功,以示子孙。” 宋 王安石 《韩忠献挽辞》之二:“英姿爽气归图画,茂德元勋在鼎彝。”明 陈继儒《大司马节寰袁公家庙记》:“鼎彝俅,迎神圭璧收。”清·田兰芳《袁太学(袁可立孙)传》:“性高简,罕与人接。垂帘一室,杂陈鼎彝、书画。” 胡适 《发刊宣言》:“鼎彝、泉币、碑版、壁画、雕塑、古陶器之类,虽缺乏系统的整理,材料确是不少了。”

词语分字解释


  • (dǐng)

    基本字义

    dǐng(ㄉ一ㄥˇ)

    ⒈  古代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铜鼎。鼎食(列鼎而食,指豪侈生活)。鼎镬。

    ⒉  锅:鼎罐。鼎锅。

    ⒊  古代视为立国的重器,是政权的象征:鼎彝。九鼎。定鼎。问鼎。鼎祚(国运)。

    ⒋  象征三方并立、互相对峙:鼎峙。鼎足之势。

    ⒌  大:鼎族。鼎臣。鼎力支持。

    ⒍  正当,正在:鼎盛(shèng )。

    汉英互译

    an ancient cooking vessel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large, three-legged bronze caldron


  • (yí)

    基本字义

    yí(一ˊ)

    ⒈  古代盛酒的器具,亦泛指古代宗庙常用的祭器:彝器。彝鼎。彝尊。

    ⒉  常理,法理:彝训(指长辈对后辈的日常训诲)。彝伦。彝常。彝章。

    ⒊  中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四川省、云南省和贵川省:彝族。彝人。

    造字法

    形声:从系、双手持米,(jí)声

    English

    yi; tripod, wine vessel; ru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