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坛 dēng tán

词语解释

(一)、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
(二)、走上讲台。
(三)、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详细解释

(一)、登上坛场。古时会盟、祭祀、帝王即位、拜将,多设坛场,举行隆重的仪式。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昔 张景明 亲登坛喢血,奉辞奔走,卒使 韩牧 让印,主人得地。”《文选·陆倕<石阙铭>序》:“命旅致屯云之应,登坛有降火之祥。” 李善 注:“登坛,祭天也。”《文选·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然而杜门不用,登坛受讥。” 李善 注:“《江表传》曰:‘ 权 既即尊位,请会百官,归功 周瑜 ……’然登坛,即位之时也。”《后汉书·献帝纪》“皇帝逊位, 魏王 丕 称天子” 李贤 注引 晋 袁晔 《献帝春秋》:“乃为坛於 繁阳 故城, 魏王 登坛,受皇帝璽綬。”《晋书·谢安传》:“及 宋 受禪, 谢晦 谓 刘裕 曰:‘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 谢益寿 奉璽紱。’”《史记·淮阴侯列传》 唐 司马贞 索隐述赞:“君臣一体,自古所难。相国深荐,策拜登坛。” 唐 皇甫曾 《送徐大夫赴南海》诗:“位重登坛后,恩深弄印时。” 清 孔尚任 《桃花扇·抚兵》:“建牙吹角不闻喧,三十登坛众所尊。”

(二)、走上讲台。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怀德公吴明彻墓志铭》:“始弘就馆之礼,即受登坛之策。” 唐 杜牧 《送太昱禅师》诗:“结社多高客,登坛尽小师。”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上·词采》:“ 阳明 登坛讲学,反復辨説良知二字。”

(三)、借指某种事物开始出现。

鲁迅 《热风·随感录三十九》:“人格的平等,也是一种外来的旧理想;现在‘经验’既已登坛,自然株连着化为妄想。”

词语分字解释


  • (dēng)

    基本字义

    dēng(ㄉㄥ)

    ⒈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chǎng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⒉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⒊  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⒋  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⒌  立刻:登时。“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⒍  进:登崇(进用推崇)。

    ⒎  方言,穿:登上靴子。

    汉英互译

    ascend、mount、publish、record、step o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ise, mount, board, climb


  • (tán)

    基本字义

    坛(壇、罎)tán(ㄊㄢˊ)

    ⒈  古代举行祭祀、誓师等大典用的土和石筑的高台:天坛。地坛。登坛拜将。

    ⒉  用土堆成的平台:花坛。

    ⒊  僧道进行宗教活动的场所:神坛。法坛。

    ⒋  文艺界、体育界或舆论阵地:艺坛。文坛。球坛。论坛。

    ⒌  一种口小肚大的陶器:坛子。水坛。

    汉英互译

    altar、demijohn、forum、jar、jug、platform

    造字法

    形声:左形右声

    English

    altar; arena, examination ha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