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高 dēng gāo

(一)、上到高处:登高望远。祝步步登高。
(二)、重阳节登山叫登高:重九登高。,
(一)、升至高处。《荀子·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三国 魏 阮籍 《咏怀》之十五:“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明 刘基 《旅兴》诗:“登高望四方,但见山与河。” 郁达夫 《采石矶》:“这样的念了一句,他忽然动了登高望远的心思。”(二)、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 南朝 梁 吴均 《续齐谐记·九日登高》:“ 汝南 桓景 随 费长房 游学累年。 长房 谓曰:‘九月九日汝家中当有灾,宜急去,令家人各作絳囊盛茱萸以繫臂,登高饮菊花酒,此祸可除。’ 景 如言,齐家登山。夕还,见鸡犬牛羊一时暴死。 长房 闻之曰:‘此可代也。’今世人九日登高饮酒,妇人带茱萸囊,盖始於此。” 唐 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冰心 《寄小读者》二三:“九月九重阳节,古人登高的日子,我们正好有远足旅行,游览名胜。”(三)、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 晋 陶潜 《移居》诗之二:“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南朝 梁 宗懔 《荆楚岁时记》:“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綵为人,登高赋诗。”《隋书·元胄传》:“尝正月十五日,上与近臣登高。” 清 顾张思 《土风录》卷一:“古人登高不止重阳。 石虎 《鄴中记》:‘正月十五日有登高之会。’ 桓温 参军 张望 有《七日登高》诗, 韩退之 有《人日城南登高》诗,盖即《老子》所云‘众人熙熙,如登春臺’之意。”(四)、锦的别名。 晋 陆翽 《邺中记》:“锦有大登高小登高等名,工巧百数,不可胜计也。” 北周 庾信 《周谯国公夫人步陆孤氏墓志铭》:“ 鄴 地登高之锦,自濯江波; 平阳 采桑之津,躬劳蚕月。”

词语分字解释


  • (dēng)

    基本字义

    dēng(ㄉㄥ)

    ⒈  上,升:登山。登车。登门。登天。登台。登场(chǎng )。登高。登攀。登临。登科。登程。登堂入室。

    ⒉  踩,践踏,脚向下用力:登踏。踢登。

    ⒊  记载:登记。登报。登载。

    ⒋  谷物成熟:登岁(丰年)。五谷丰登。

    ⒌  立刻:登时。“登即相许和,便可作婚姻。”

    ⒍  进:登崇(进用推崇)。

    ⒎  方言,穿:登上靴子。

    汉英互译

    ascend、mount、publish、record、step on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ise, mount, board, climb


  • (gāo)

    基本字义

    gāo(ㄍㄠ)

    ⒈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高山流水(喻知己、知音或乐曲高妙)。高屋建瓴(形容居高临下的形势)。高瞻远瞩。

    ⒉  高度:他身高一米八。

    ⒊  等级在上的:高级。高考。

    ⒋  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高质量。高消费。高价。高档。高手。高能物理。

    ⒌  声音响亮:引吭高歌。

    ⒍  敬辞,称别人的事物:高见。高就。高论。高寿。高堂。高徒。

    ⒎  热烈、盛大:高昂。兴高采烈。

    ⒏  显贵,道德水平高:崇高。清高。高风亮节。高尚。高雅。高洁。

    ⒐  宗族中最在上之称:高祖。

    ⒑  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高锰酸钾。

    ⒒  姓。

    汉英互译

    high、tall、highness、loftily、loftiness、tallness

    相关字词

    下、低、矬、矮

    造字法

    象形:像楼台重叠之形

    English

    high, tall; lofty, elev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