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道场山

道场山 dào chǎng shān

词语解释

山名。在 浙江 湖州 境内,南朝 梁 时 如讷禅师 筑庵于山,遂得名。宋 苏轼《游道场山何山》诗:“道场山 顶 何山 麓,上彻云峰下幽谷。”王文诰 辑注:“﹝ 查 注﹞《释氏稽古略》:梁 乾化 二年,湖州 道场山,如訥禪师 卓庵於山,乘虎游行。”宋 王十朋《游卧龙山遂用旧韵》:“徧插茱萸忆兄弟,更添北望 道场山。”明 邢昉《太白山人》诗:“太白 之峰安可攀,远游未厌辞人间。苕花如雪伤頽颜,千秋突兀 道场山。”

详细解释

(一)、山名。在 浙江 湖州 境内, 南朝 梁 时 如讷禅师 筑庵于山,遂得名。

宋 苏轼 《游道场山何山》诗:“ 道场山 顶 何山 麓,上彻云峰下幽谷。” 王文诰 辑注:“﹝ 查 注﹞《释氏稽古略》: 梁 乾化 二年, 湖州 道场山 , 如訥禪师 卓庵於山,乘虎游行。” 宋 王十朋 《游卧龙山遂用旧韵》:“徧插茱萸忆兄弟,更添北望 道场山 。” 明 邢昉 《太白山人》诗:“ 太白 之峰安可攀,远游未厌辞人间。苕花如雪伤頽颜,千秋突兀 道场山 。”

词语分字解释


  • (dào)

    基本字义

    dào(ㄉㄠˋ)

    ⒈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⒉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⒊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⒋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⒌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⒍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⒎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⒏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⒐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⒑  线条:铅笔道儿。

    ⒒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⒓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⒔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⒕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汉英互译

    path、road、doctrine、Tao、say、talk、way、melod

    相关字词

    讲、路、说、谈、途、叙

    造字法

    形声:从辶、首声

    English

    path, road, street; method, way


  • (cháng chǎng)

    基本字义

    场(場)cháng(ㄔㄤˊ)

    ⒈  平坦的空地,多指农家翻晒粮食及脱粒的地方:场院。

    ⒉  量词,指一事起迄的经过:下了一场雨。

    ⒊  集,市集:赶场。

    其他字义

    场(場)chǎng(ㄔㄤˇ)

    ⒈  处所,许多人聚集或活动的地方:场子。场地。场所。

    ⒉  量词,用于文娱体育活动:场次。

    ⒊  比赛地,舞台:上场。下场。粉墨登场。捧场。

    ⒋  戏剧作品和戏剧演出中因场景变化或人物上下场而划分的段落:三幕五场。

    ⒌  物质存在的一种特殊形式:电场。磁场。

    汉英互译

    field、a level open space、scen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open space, field, market


  • (shān)

    基本字义

    shān(ㄕㄢ)

    ⒈  地面形成的高耸的部分:土山。山崖。山峦。山川。山路。山头。山明水秀。山雨欲来风满楼(喻冲突或战争爆发之前的紧张气氛)。

    ⒉  形状像山的:山墙(人字形房屋两侧的墙壁。亦称“房山”)。

    ⒊  形容大声:山响。山呼万岁。

    ⒋  姓。

    汉英互译

    hill、mountain、jebel

    造字法

    象形:像山峰绵延之形

    English

    mountain, hill, peak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