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虹 dān hóng

词语解释

(一)、赤色的虹。用以形容长条的彩帛。
(二)、喻飞架的桥梁。

详细解释

(一)、赤色的虹。用以形容长条的彩帛。

唐 李峤 《旌》诗:“拥麾分彩雉,持节曳丹虹。” 唐 元稹 《会真诗三十韵》:“宝釵行彩凤,罗帔掩丹虹。”

(二)、喻飞架的桥梁。

唐 羊滔 《游烂柯山》诗:“亙壑躡丹虹,排云弄清影。”

百度百科释义

丹虹,拼音dān hóng,指赤色的虹,用以形容长条的彩帛。 喻飞架的桥梁。

词语分字解释


  • (dān)

    基本字义

    dān(ㄉㄢ)

    ⒈  红色:丹砂(朱砂)。丹桂(观赏植物,花为橘红色)。丹心碧血(赤诚的忠心,珍贵的热血)。丹青。

    ⒉  依成方制成的颗粒状或粉末状的中药:丸散膏丹。

    ⒊  姓。

    汉英互译

    red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innabar (native HgS); vermilion (artificial HgS used as pigment)


  • (hóng)

    基本字义

    hóng(ㄏㄨㄥˊ)

    ⒈  雨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色圆弧,有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是大气中的小水珠经日光照射发生折射和反射作用而形成的,出现在和太阳相对着的方向。

    ⒉  指桥(因形似虹):虹桥(中国古代的一种木拱桥。外形如长虹贯空。亦称“飞桥”)。断虹。长虹卧波。

    汉英互译

    rainbow

    造字法

    形声:从虫、工声

    English

    rainb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