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弓 dàn gōng

用弹(tán)力发射弹丸的弓。,
(一)、用弹力发射弹丸等的弓。古代可用作武器。现在有时用来打鸟,也为儿童玩具。 唐 白居易 《和答诗·和<大觜乌>》:“主人憎慈乌,命子削弹弓。”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六月六日崔府君生日二十四日神保观神生日》:“二十三日御前献送后苑作与书艺局等处製造戏玩,如毬杖、弹弓、弋射之具,鞍轡、衔勒、樊笼之类,悉皆精巧。”《儒林外史》第三四回:“﹝ 萧昊轩 ﹞遂将弹弓拿了,走出天井来。” 魏巍 《东方》第五部第八章:“他从小就是一个玩弹弓的好手。”(二)、手工弹棉花的工具。 元 王祯 《农书》卷三六:“木棉弹弓,以竹为之,长可四尺许,上一截颇长而弯,下一截稍短而劲,控以绳弦,用弹棉英,如弹毡毛法,务使结者开,实者虚。”参见“ 弹花弓 ”。(三)、指弹簧。《廿载繁华梦》第十七回:“计烧去西装弹弓牀子八张,紫檀木雕刻花草人物的牀子十张。”参见“ 弹簧 ”。

词语分字解释


  • (dàn tán)

    基本字义

    弹(彈)dàn(ㄉㄢˋ)

    ⒈  可以用力发射出去的小丸;装有爆炸物可以击毁人、物的武器:弹丸。子弹。弹雨。枪弹。氢弹。导弹。手榴弹。原子弹。

    ⒉  古代指以竹为弦的弓:“左挟弹,右摄丸”。

    其他字义

    弹(彈)tán(ㄊㄢˊ)

    ⒈  用手或工具拨动而发射出去,亦指用手指拨弄:弹射。弹跳。弹拨。弹指。弹琴。弹奏。弹冠相庆(喻即将作官而互相庆贺,多作贬义)。

    ⒉  检举违法失职的官吏:弹劾。弹纠。讥弹。

    汉英互译

    ball、bomb、flip、pellet、shoot、spring

    造字法

    形声:从弓、单声

    English

    pellet, bullet, shot, shell


  • (gōng)

    基本字义

    gōng(ㄍㄨㄥ)

    ⒈  射箭或发弹丸的器具:弓箭。弓弩。飞鸟尽,良弓藏。

    ⒉  像弓的器具或形态:胡琴弓子。弓鞋。

    ⒊  旧时丈量地亩用的器具和计算单位。

    ⒋  弯曲:弓身。

    ⒌  姓。

    汉英互译

    bow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ow; curved, arched; KangXi radical number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