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邑 bāng yì

词语解释

(一)、指封地。
(二)、指政区;地区。

详细解释

(一)、指封地。

《礼记·檀弓上》:“谋人之军师,败则死之。谋人之邦邑,危则亡之。”

(二)、指政区;地区。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原公水》:“ 魏 兴,更开疆宇,分割 太原 四县,以为邦邑。” 唐 孟郊 《同溧阳宰送孙秀才》诗:“牵苦强为赠,邦邑光峨峨。” 清 李霨 《枫岭》诗:“其巔判 闽 浙 ,风土隔邦邑。”

百度百科释义

邦邑,汉语词汇,拼音bāng yì ,意指封地。

词语分字解释


  • (bāng)

    基本字义

    bāng(ㄅㄤ)

    ⒈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汉英互译

    nation、stat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形声:从阝、丰声

    English

    nation, country, state


  • (yì)

    基本字义

    yì(一ˋ)

    ⒈  城市,都城:城邑。都邑。

    ⒉  旧指县:邑人(同乡的人)。邑庠(明清时称县学)。邑宰。

    ⒊  古代诸侯分给大夫的封地:采邑。

    ⒋  古同“悒”,愁闷不安。

    造字法

    会意:从口、从巴

    English

    area, district, city, st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