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言辞、议论。 唐 元稹 《酬乐天见寄》诗:“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 长安 。”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三折:“我这心儿里牵掛处无些,直睡到冷清清宝鼎沉烟灭,明皎皎纱窗月影斜,有甚唇舌。” 清 孙枝蔚 《自怜》诗:“向人唇舌虽然好,在世头颅已可知。”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六:“后来村长问了问情由,费了好大一会唇舌,才给她们调解开。”脣舌:1.犹口舌。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汉武帝 乳母尝於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 东方朔 , 朔 曰:‘此非脣舌所争。’”《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番话,姑娘在屋里听了个逼清,算省了 安老爷 的脣舌了。”(2).指毁谤、挑拨的言词。《汉书·陈汤传》:“虽復破絶筋骨,暴露形骸,犹復制於脣舌,为嫉妒之臣所係虏耳。”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纷罗,独陵晨而孤雊。” 五代 齐己 《行路难》诗之一:“未似是非脣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3).比喻口才或议论。《汉书·楼护传》:“ 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议论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 长安 号曰‘ 谷子云 笔札, 楼君卿 脣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杜钦 文辨, 楼护 脣舌。”英文翻译1.(唇和舌) lips and tongue2.(比喻言辞) argument; talking round; words; persuasion; plausible speech3.{昆虫} ligula
(一)、比喻言辞、议论。
唐 元稹 《酬乐天见寄》诗:“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 长安 。” 元 关汉卿 《拜月亭》第三折:“我这心儿里牵掛处无些,直睡到冷清清宝鼎沉烟灭,明皎皎纱窗月影斜,有甚唇舌。” 清 孙枝蔚 《自怜》诗:“向人唇舌虽然好,在世头颅已可知。” 赵树理 《小二黑结婚》六:“后来村长问了问情由,费了好大一会唇舌,才给她们调解开。”
(二)、脣舌:1.犹口舌。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语。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规箴》:“ 汉武帝 乳母尝於外犯事,帝欲申宪,乳母求救 东方朔 , 朔 曰:‘此非脣舌所争。’”《儿女英雄传》第二三回:“这番话,姑娘在屋里听了个逼清,算省了 安老爷 的脣舌了。”
(三)、指毁谤、挑拨的言词。
《汉书·陈汤传》:“虽復破絶筋骨,暴露形骸,犹復制於脣舌,为嫉妒之臣所係虏耳。” 唐 韩愈 《祭郴州李使君文》:“遭脣舌之纷罗,独陵晨而孤雊。” 五代 齐己 《行路难》诗之一:“未似是非脣舌危,闇中潜毁平人骨。”
(四)、比喻口才或议论。
《汉书·楼护传》:“ 护 字 君卿 ,为人短小,精辩,议论常依名节,听之者皆竦。与 谷永 俱为五侯上客, 长安 号曰‘ 谷子云 笔札, 楼君卿 脣舌’。”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 杜钦 文辨, 楼护 脣舌。”
唇舌,汉语词汇。拼音:chún shé犹口舌。指劝说、争辩、交涉时的言语;比喻言辞、议论。语出唐 元稹 《酬乐天见寄》诗:“前日诗中高盖字,至今唇舌遍长安。”
lips and tongue; argument; words
唇(chún)
唇
⒈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labium、lip
形声:从口、辰声
lips
舌(shé)
舌
⒈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舌头。舌耕(a.指读书勤奋;b.旧时学者授徒,依口说谋生,好像农夫耕田得粟)。唇枪舌剑。
⒉ 语言辩论的代称:舌战(激烈议论)。
⒊ 像舌头的东西:帽舌。火舌。
⒋ 铃或释中的锤。
⒌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
lingua、tongue
象形
tongue; clapper of bell; KangXi radical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