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梆子腔

梆子腔 bāng zi qiāng

词语解释

(一)、戏曲声腔之一,因用木梆子加强节奏而得名。
(二)、用梆子腔演唱的剧种的统称,如秦腔(陕西梆子)、山西梆子、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

详细解释

(一)、戏曲声腔。我国北方用硬木梆子作打击乐器以按节拍的剧种的统称。如秦腔(陕西梆子)、晋剧(山西梆子)、豫剧(河南梆子)以及河北梆子、山东梆子等。

清 富察敦崇 《燕京岁时记·封台》:“ 咸丰 以后,专重二簧,近则并重秦腔。秦腔者,即俗所谓梆子腔。” 魏巍 《东方》第三部第一章:“在他闪着快乐的红眼睛、哼着梆子腔回来的路上,不等到家,他的收获物就剩不下多少了。”

英语翻译

the music of such operas; a general term for local operas in Shangxi, Henan, Hebei, Shandong etc

词语分字解释


  • (bāng)

    基本字义

    bāng(ㄅㄤ)

    ⒈  〔梆子〕a.打更用的响器;b.打击乐器,用于戏曲、乐曲伴奏;c.戏曲声腔之一,如“河北梆梆”。

    ⒉  象声词,敲打木头的声音:梆梆梆的敲门声。

    English

    watchman's rattle


  • (zǐ)

    基本字义

    zǐ(ㄗˇ)

    ⒈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⒉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⒊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⒋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⒌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 )。棋子儿。

    ⒍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⒎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⒏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⒐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⒑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⒒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⒓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⒔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⒕  姓。

    汉英互译

    son、child、seed

    造字法

    象形:像小孩子在襁褓中

    English

    offspring, child; fruit, seed of; 1st terrestrial branch


  • (qiāng)

    基本字义

    qiāng(ㄑ一ㄤ)

    ⒈  动物身体中空的部分:腔子。体腔。满腔热血。

    ⒉  器物的中空部分:炉腔。

    ⒊  乐曲的调子:腔调(diào )。唱腔。梆子腔。

    ⒋  说话的声音、语调:开腔。京腔。装腔作势。拿腔拿调。

    汉英互译

    antrum、cavity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月、从空、空亦声

    English

    chest cavity; hollow in bo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