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菽 chú shū

词语解释

亦作“芻叔”。即刍豆。

详细解释

(一)、亦作“ 芻叔 ”。即刍豆。

《管子·轻重乙》:“一乘者有食,三乘者有芻菽,五乘者有伍养。”《庄子·列御寇》:“衣以文绣,食以芻叔。”《魏书·卢昶传》:“卿若杀身成名,貽之竹素,何如甘彼芻菽,以辱君父乎?”

百度百科释义

刍菽,读音chú shū,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刍豆,出处《管子·轻重乙》。

词语分字解释


  • (chú)

    基本字义

    刍(芻)chú(ㄔㄨˊ)

    ⒈  喂牲畜的草,亦指用草料喂牲口:刍秣(饲养牛马的草料)。反刍。

    ⒉  割草:刍荛(割草称“刍”,打柴称“荛”。指割草打柴的人。后常用作向人陈述意见的谦辞)。刍言(常用来谦称自己的言论)。刍议(同“刍言”)。

    ⒊  草把:刍灵(古代送葬用的茅草扎的人马)。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ow, cut grass; hay, fodder


  • (shū)

    基本字义

    shū(ㄕㄨ)

    ⒈  豆的总称:菽水(泛指粗茶淡饭,用以指对父母的奉养,如“菽菽承欢”)。菽麦。菽粟。

    造字法

    形声:从艹、叔声

    English

    beans and peas, collective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