雠衅 chóu xìn

词语解释

怨仇,仇恨。

详细解释

(一)、怨仇,仇恨。

《后汉书·南匈奴传论》:“讎衅既深,互伺便隙。” 晋 潘岳 《杨荆州诔》:“将乘讎衅,席卷南极。”《明史·外国传二·安南》:“先是, 安南 入贡,多携私物,道 凭祥 、 龙州 ,乏人转运,輒兴讎衅。”

百度百科释义

雠衅读音:chouxin解释:1,仇恨与裂痕。出处:《后汉书.南匈奴传论》:“雠衅既深,互伺便隙。”2,敌人的破绽。出处:潘岳《杨荆州诔》:“将乘雠衅,席卷南极。”

词语分字解释


  • (chóu)

    基本字义

    雠(讎)chóu(ㄔㄡˊ)

    ⒈  校对文字:校雠。雠校。雠定(校对并加以考证)。

    ⒉  同“仇1”。

    ⒊  同等:“史高与金安上……皆雠有功”。

    ⒋  售,给价。

    ⒌  应对:雠问(辩驳问难)。

    ⒍  古同“酬”,酬酢。

    English

    enemy, rival, opponent


  • (xìn)

    基本字义

    衅(釁)xìn(ㄒ一ㄣˋ)

    ⒈  古代用牲畜的血涂器物的缝隙:衅钟。衅鼓。

    ⒉  缝隙,感情上的裂痕,争端:衅隙。衅端(争端)。挑衅。寻衅。

    ⒊  以香熏身:衅浴。

    汉英互译

    dispute、quarrel

    造字法

    原为会意

    English

    consecrate sacrificial vessels by smearing blood; ri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