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至如

至如 zhì rú

词语解释

(一)、连词。表示另提一事。《史记·游侠列传》:“韩子 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於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著於《春秋》,固无可言者。”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铭箴》:“蔡邕 铭思,独冠古今;桥公 之鉞,吐纳典謨;朱穆 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至如 敬通 杂器,準矱戒铭,而事非其物,繁略违中。”
(二)、连词。即便;即使。元 乔吉《小桃红·别楚仪》曲:“至如小子,十分不是,好处也想些儿。”
(三)、连词。倘若;与其。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一折:“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儿羞答答説甚的。”元 郑廷玉《忍字记》第四折:“去时节这一科松柏树儿高似我,至如道是长得疾,莫不是雨水多。”
(四)、极像。汉 王充《论衡·宣汉》:“五凤 三年,帝祭南郊,神光并见,或兴子谷,烛耀斋宫,十有餘日。明年祭后土,灵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时。”

详细解释

(一)、连词。表示另提一事。

《史记·游侠列传》:“ 韩子 曰:‘儒以文乱法,而侠以武犯禁。’二者皆讥,而学士多称於世云。至如以术取宰相卿大夫,辅翼其世主,功名著於《春秋》,固无可言者。”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铭箴》:“ 蔡邕 铭思,独冠古今; 桥公 之鉞,吐纳典謨; 朱穆 之鼎,全成碑文,溺所长也。至如 敬通 杂器,準矱戒铭,而事非其物,繁略违中。”

(二)、连词。即便;即使。

元 乔吉 《小桃红·别楚仪》曲:“至如小子,十分不是,好处也想些儿。”

(三)、连词。倘若;与其。

元 白朴 《墙头马上》第一折:“至如个穷人家女孩儿到十六七,或是谁家来问亲,那家来做媒,你教女孩儿羞答答説甚的。” 元 郑廷玉 《忍字记》第四折:“去时节这一科松柏树儿高似我,至如道是长得疾,莫不是雨水多。”

(四)、极像。

汉 王充 《论衡·宣汉》:“ 五凤 三年,帝祭南郊,神光并见,或兴子谷,烛耀斋宫,十有餘日。明年祭后土,灵光復至,至如南郊之时。”

百度百科释义

至如,是汉语词汇,出自《恨赋》,解释为表示另提一事。

词语分字解释


  • (zhì)

    基本字义

    zhì(ㄓˋ)

    ⒈  到:至此。自始至终。从古至今。至于。以至。甚至。

    ⒉  极、最:至少。至亲。至交(最相好的朋友)。至诚。至高无上。至理名言。

    汉英互译

    extremely、most、solstice、to、untill、solstic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each, arrive; extremely, very


  • (rú)

    基本字义

    rú(ㄖㄨˊ)

    ⒈  依照顺从:如愿。如意。如法炮制。

    ⒉  像,相似,同什么一样:如此。如是。如同。如故。如初。游人如织。

    ⒊  比得上,及:百闻不如一见。自叹弗如。

    ⒋  到,往:如厕。

    ⒌  假若,假设:如果。如若。假如。

    ⒍  奈,怎么:如何。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⒎  与,和:“公如大夫入”。

    ⒏  或者:“方六七十,如五六十”。

    ⒐  用在形容词后,表示动作或事物的状态:突如其来。

    ⒑  表示举例:例如。

    ⒒  应当:“若知不能,则如无出”。

    ⒓  〔如月〕农历二月的别称。

    ⒔  姓。

    汉英互译

    according to、as、as if、for instance、like、such as

    造字法

    会意:从女、从口

    English

    if, supposing; as if; like, 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