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魏徵讽谏

魏徵讽谏 wèi zhǐ fěng jiàn

词语解释

魏徵 唐初重臣。

词语出处

旧唐书·魏徵传

词语分字解释


  • (wèi)

    基本字义

    wèi(ㄨㄟˋ)

    ⒈  古代宫门上的楼台:魏阙(古代宫门上所建的巍然高出的台阙,因下边两旁有悬布法令的地方,所以亦用来代指朝廷)。

    ⒉  中国周代诸侯国名,在今河南省北部、陕西省东部、山西省西南部和河北省南部等地。

    ⒊  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之一。

    ⒋  中国历史上的北朝之一:北魏。魏碑(北朝碑刻的统称)。

    ⒌  姓。

    造字法

    形声:从鬼、委声

    English

    kingdom of Wei; surname


  • (zhǐ zhēng)

    基本字义

    zhǐ(ㄓˇ)

    ⒈  古代五音之一。用來表示音調高低的詞。相當於西樂音階中的 sol(即简谱“5”)。《周禮•春官•大師》:“皆文之以五聲:宮、商、角、徵、羽。”元•關漢卿《單刀會•第四折》:“五音者,宮、商、角、徵、羽。”

    其他字义

    zhēng(ㄓㄥ)

    ⒈  “征”的繁体字。

    ⒉  召集。如:“徵兵”。《史記•卷一•五帝本紀》:“於是黃帝乃徵師諸侯,與蚩尤戰於涿鹿之野。”

    ⒊  責問、詢問。如:“徵詢意見”。《左傳•僖公四年》:“王祭不共,無以縮酒,寡人是徵。”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九上•滇遊日記十》:“即徵其地名,據云:為鳳田總府莊。”

    ⒋  驗證、證明。《論語•八佾》:“夏禮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

    ⒌  公開尋求、招請。如:“徵婚”、“徵文”、“誠徵女工”。

    ⒍  課取、收取。如:“徵稅”。《周禮•地官•閭師》:“以歲時徵野之貢賦。”《左傳•昭公二十年》:“布常無藝,徵斂無度。”

    ⒎  預兆、跡象。如:“吉徵”﹑“凶徵”。《史記•卷四•周本紀》:“夫國必依山川,山崩川竭,亡國之徵也。”

    ⒏  姓。如三國時吳國有徵崇。

    English

    summon, recruit; musical note


  • (fěng)

    基本字义

    讽(諷)fěng(ㄈㄥˇ)

    ⒈  不看着书本念,背书:讽诵(抑扬顿挫地诵读)。讽咏。

    ⒉  用含蓄的话劝告或讥刺:讽刺。讽谏(不直指其事,而用委婉曲折的言语进谏)。讽喻(一种修辞手法,用说故事等方式说明事物的道理)。讽一劝百。

    汉英互译

    mock

    造字法

    形声:从讠、风声

    English

    recite, incant; satirize


  • (jiàn)

    基本字义

    谏(諫)jiàn(ㄐ一ㄢˋ)

    ⒈  旧时称规劝君主或尊长,使改正错误:谏劝。进谏。谏阻。兵谏。从谏如流。

    汉英互译

    expostulate with

    造字法

    形声:从讠、柬声

    English

    remonstrate, admonish


魏徵讽谏相关词语

魏徵讽谏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