鸱鸢 chī yuān

词语解释

亦作“鵄鳶”。即鸱鸟。

详细解释

(一)、亦作“鵄鳶”。即鸱鸟。

《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秽鵄鳶之笼吓,钦飞凤于太清。”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鴟鳶,下飞畏网罗。” 钱振伦 注:“鳶,鴟也。” 唐 韦应物 《鸢夺巢》诗:“野鹊野鹊巢林梢,鴟鳶恃力夺鹊巢。” 明 王廷陈 《咏怀》:“民食美芻豢,鴟鳶甘臭陈。”参见“ 鴟鸟 ”。

百度百科释义

亦作“鵄鸢”。即鸱鸟/也是鹞鹰。《晋书·凉武昭王李玄盛传》:“秽鵄鸢之笼吓,钦飞凤于太清。” 南朝 宋 鲍照 《代空城雀》诗:“高飞畏鸱鸢,下飞畏网罗。” 钱振伦 注:“鸢,鸱也。” 唐 韦应物 《鸢夺巢》诗:“野鹊野鹊巢林梢,鸱鸢恃力夺鹊巢。” 明 王廷陈 《咏怀》:“民食美刍豢,鸱鸢甘臭陈,也就是鸱鸟, 指鹞鹰。 唐 杜甫 《北征》诗:“鸱鸟鸣黄桑,野鼠拱乱穴。” 南宋 苏轼《记先夫人不残鸟雀》 有野老言:“鸟巢去人太远,则其子有蛇、鼠、狐狸、鸱鸢之忧,人既不杀,则自近人者欲免此患。”

词语分字解释


  • (chī)

    基本字义

    鸱(鴟)chī(ㄔ)

    ⒈  古书上指鹞鹰:鸱张(嚣张、凶暴,像鸱张开翅膀一样)。鸱视(昂首而视,如鸱欲有所攫取)。鸱顾。鸱目虎吻(形容相貌凶恶)。

    造字法

    形声:从鸟、氐声

    English

    kite, horned owl; wine cups


  • (yuān)

    基本字义

    鸢(鳶)yuān(ㄩㄢ)

    ⒈  鸟,鹰科,头顶及喉部白色,嘴带蓝色,体上部褐色,微带紫,两翼黑褐色,腹部淡赤,尾尖分叉,四趾都有钩爪,捕食蛇、鼠、蜥蜴、鱼等(俗称“老鹰”):鸢色(茶褐色)。纸鸢(风筝)。

    汉英互译

    glede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kite; Milvus species (vari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