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塞 chì sāi

词语解释

开拓边塞。

详细解释

(一)、开拓边塞。

《史记·平準书》:“初置 张掖 、 酒泉 郡,而 上郡 、 朔方 、 西河 、 河西 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食货志下》同此, 颜师古 注:“斥塞,广塞令却。初置二郡,故塞更广也。以开田之官广塞之卒戍而田也。”

百度百科释义

开拓边塞。《史记·平准书》:“初置 张掖 、 酒泉 郡,而 上郡 、 朔方 、 西河 、 河西 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食货志下》同此, 颜师古 注:“斥塞,广塞令却。初置二郡,故塞更广也。以开田之官广塞之卒戍而田也。”

词语分字解释


  • (chì)

    基本字义

    chì(ㄔˋ)

    ⒈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⒉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⒊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⒋  开拓:开地斥境。

    ⒌  多,广:充斥。

    ⒍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⒎  盐碱地:斥卤。

    ⒏  古同“尺”,尺蠖。

    汉英互译

    denounce、exclude、scold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to scold, upbraid, accuse, reproach


  • (sāi sài sè)

    基本字义

    sāi(ㄙㄞ)

    ⒈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⒉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其他字义

    sài(ㄙㄞˋ)

    ⒈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其他字义

    sè(ㄙㄜˋ)

    ⒈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汉英互译

    a place of strategic importance、fill in、stopper、stuff、tuck

    造字法

    会意兼形声:从土、寒省声

    English

    stop up, block, seal, cork; pass, frontier; fort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