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乌桓

乌桓 wū huán

词语解释

也叫乌丸。古族名。东胡族的一支。原居今辽河上游,大兴安岭南部的乌桓山,以游牧狩猎为主。初归附匈奴,汉武帝以后部分内迁,渐与各地汉族及附近各族同化。

详细解释

(一)、亦作“ 乌丸 ”。古时北方少数民族名。原是 东胡族 的一支, 西汉 初被 匈奴 击败,迁移到 乌桓山 ,因以为名。

汉 建安 十二年 曹操 破 乌桓 ,徙万馀落至中原,其势遂衰。见《汉书·匈奴传下》、《后汉书·乌桓传》。后世诗文中亦泛指北方少数民族或其居住地。 南朝 陈 徐陵 《武皇帝作相时与北齐广稜城主书》:“ 庸 、 蜀 、 氐 、 羌 之兵, 乌丸 百虏之骑,以此众战,谁能御之?” 元 张昱 《白翎雀歌》:“ 乌桓 城下白翎雀,雄鸣雌随求饮啄。” 明 王清 《塞上感怀》诗:“梦回絶域 乌桓 地,战罢空山 敕勒 营。”

英语翻译

Wuhuan (nomadic tribe)

词语分字解释


  • (wū)

    基本字义

    乌(烏)wū(ㄨ)

    ⒈  指“乌鸦”:乌白马角(喻不可能实现的事情)。乌飞兔走(喻日往月来,时间流逝)。乌合之众。

    ⒉  黑色的:乌亮。乌云。

    ⒊  无,没有:化为乌有。

    ⒋  文言疑问词,哪,何:乌足道哉?

    ⒌  古同“呜”,呜乎。

    ⒍  姓。

    汉英互译

    black、crow、dark

    相关字词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crow, rook, raven; black, dark


  • (huán)

    基本字义

    huán(ㄏㄨㄢˊ)

    ⒈  古代立在城郭、宫殿、官署、陵墓或驿站路边的木柱:桓表。

    ⒉  大:桓治(大治)。

    ⒊  〔桓桓〕威武的样子,如“桓桓陈将军,仗钺奋忠烈”。

    ⒋  姓。

    造字法

    形声:从木、亘声

    English

    variety of tree; surname


乌桓相关词语

乌桓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