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夺 chì duó

词语解释

夺取;剥夺。

详细解释

(一)、夺取;剥夺。

《汉书·匈奴传下》:“至 孝武 世,出师征伐,斥夺此地,攘之於幕北。”《后汉书·梁冀传》:“ 冀 用 寿 言,多斥夺诸 梁 在位者,外以谦让,而实崇 孙氏 宗亲。”

百度百科释义

斥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chì duó,是指夺取;剥夺。

词语分字解释


  • (chì)

    基本字义

    chì(ㄔˋ)

    ⒈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⒉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⒊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⒋  开拓:开地斥境。

    ⒌  多,广:充斥。

    ⒍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⒎  盐碱地:斥卤。

    ⒏  古同“尺”,尺蠖。

    汉英互译

    denounce、exclude、scold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to scold, upbraid, accuse, reproach


  • (duó)

    基本字义

    夺(奪)duó(ㄉㄨㄛˊ)

    ⒈  抢,强取:抢夺。掠夺。巧取豪夺。强(qiāng )词夺理。

    ⒉  争先取到:夺得最后胜利。夺魁。夺冠(guàn )。

    ⒊  冲开:夺门而出。

    ⒋  丧失,削除:剥夺。褫夺(剥夺)。夺志(改变志向或意愿)。

    ⒌  晃动:光彩夺目。

    ⒍  决定如何处理:请予裁夺。

    ⒎  漏掉(文字):第八行夺一字。

    汉英互译

    contend for、deprive、seize

    相关字词

    造字法

    会意:从大、从寸

    English

    take by force, rob, snat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