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绌 chì chù

词语解释

见“斥黜”。

详细解释

(一)、见“ 斥黜 ”。

百度百科释义

拼音:chì chù注音:ㄔㄧˋ ㄔㄨˋ[引证解释]亦作“ 斥绌 ”。弃逐;黜免。 汉 刘向 《列女传·卫宗二顺》:“今我无子,于礼,斥绌之人也,而得留以尽其节,是我幸也。”《后汉书·郎顗传》:“宜察臣下尤酷害者,亟加斥黜,以安黎元。”《后汉书·黄琼传》:“诸无功德者,宜皆斥黜。”

词语分字解释


  • (chì)

    基本字义

    chì(ㄔˋ)

    ⒈  责备:斥责。怒斥。驳斥。训斥。

    ⒉  指,指出:斥谬(指出错误)。

    ⒊  使退去,使离开:斥退。

    ⒋  开拓:开地斥境。

    ⒌  多,广:充斥。

    ⒍  侦察,伺望:斥候(旧时侦察敌情的士兵)。

    ⒎  盐碱地:斥卤。

    ⒏  古同“尺”,尺蠖。

    汉英互译

    denounce、exclude、scold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to scold, upbraid, accuse, reproach


  • (chù)

    基本字义

    绌(絀)chù(ㄔㄨˋ)

    ⒈  不足,不够:支绌(款项不够分配)。左支右绌。相形见绌(相比之下显得不足)。

    ⒉  古同“黜”,罢免,革除。

    汉英互译

    insufficient

    造字法

    形声:从纟、出声

    English

    sew, stitch; insuffic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