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萧曼

萧曼 xiāo màn

词语解释

众多貌。

详细解释

(一)、众多貌。

三国 魏 何晏 《景福殿赋》:“阶除连延,萧曼云征。” 祝廉先 《<文选>六臣注订讹》:“按萧,蒿也;萧曼,言如蒿之滋曼,以状其多。”

百度百科释义

萧曼,拼音是xiāo mà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众多貌。

词语分字解释


  • (xiāo)

    基本字义

    萧(蕭)xiāo(ㄒ一ㄠ)

    ⒈  即“艾蒿”。

    ⒉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萧然。萧瑟。萧索。萧飒。萧森。萧骚。萧疏。萧条。

    ⒊  〔萧萧〕a.象声词,形容马叫声或风声,如“风萧萧兮易水寒”;b.头发花白稀疏的样子,如“华发萧萧老遂良,一身萍挂海中央”。

    ⒋  〔萧墙〕照壁,喻内部,如“祸起萧萧”。

    ⒌  姓,如南朝梁有萧统。

    汉英互译

    desolate、dreary

    造字法

    形声:从艹、肃声

    English

    common artemisia; dejected


  • (màn)

    基本字义

    màn(ㄇㄢˋ)

    ⒈  长,延长:曼延。曼声而歌。

    ⒉  美,柔美:曼妙。曼靡。曼辞。轻歌曼舞。

    汉英互译

    graceful、prolonged

    造字法

    形声:从又、冒声

    English

    long, extended, vast; beautiful


萧曼相关词语

萧曼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