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童騃

童騃 tóng sì

词语解释

由于年纪小而无知。

详细解释

(一)、年幼无知

唐 韩愈 《谢自然》诗:“童騃无所识,但闻有神仙。” 唐 白居易 《观儿戏》诗:“童騃饶戏乐,老大多忧悲。” 清 赵翼 《子才过访草堂》诗:“求荣求利耶,为此童騃乐。”

(二)、泛指愚昧。

《资治通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 契丹 主童騃,专事宴游,无远志,非前人之比。”《续资治通鉴·宋徽宗宣和四年》:“ 攸 ( 蔡攸 )童騃不习事,谓功业可唾手致。” 清 吴樾 《意见书》:“ 戴湉 童騃,海内所知。”

百度百科释义

童騃,读音tóng ái,汉语词语,释义:(1).年幼无知;(2).泛指愚昧。

词语分字解释


  • (tóng)

    基本字义

    tóng(ㄊㄨㄥˊ)

    ⒈  小孩子:儿童。童工。童谣。童话。童心。童趣。童真。

    ⒉  旧时未成年的仆人:书童儿。

    ⒊  没有结婚的:童男。童女。童贞。

    ⒋  未长成的:童牛(没长角的小牛)。

    ⒌  秃:童山。头童(喻人秃顶,如“童童齿豁”)。

    ⒍  古同“瞳”,瞳孔。

    ⒎  姓。

    汉英互译

    child、virgin

    造字法

    形声:从立、重声

    English

    child, boy, servant boy; virgin


  • (sì)

    基本字义

    sì(ㄙˋ)

    ⒈  〔騃〕(兽)快跑的样子。

    English

    stupid; foolish


童騃相关词语

童騃相关成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