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固有的习惯、风俗。
(二)、形成良好的风俗。
(一)、固有的习惯、风俗。
《荀子·正名》:“散名之加於万物者,则从诸夏之成俗。” 宋 王安石 《上皇帝万言书》:“天下之人,亦已渐渍於失教,被服於成俗。”
(二)、形成良好的风俗。
《礼记·学记》:“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汉书·匡衡传》:“故万国莫不获赐祉福,蒙化而成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直取其清谈雅论,剖玄析微,宾主往復,娱心悦耳,非济世成俗之要也。”
成俗,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指固有的习惯、风俗。
成俗造句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2、学校教育是国家培养人才、化民成俗的重要手段,是文化传统得以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3、官学作为化民成俗、长育人才之地,在两宋学校教育发展史上发挥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4、然欲以化民成俗,请于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5、在百年师大赋中,赫然在目的一句话是——“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温故知新,可以为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