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和,响应。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多用于指响应征召。
(一)、应和,响应。语出《易·乾》:“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后多用于指响应征召。
《魏书·高祖孝文帝纪》:“鰥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粟人五斛,帛二匹;孝悌廉义、文武应求者,皆以名闻。”
应求造句1) 世界上到处都是散漫粗心的人,只有那善始善终者是供不应求的。
2) 今年以来,他们厂的产品远销国外,供不应求。
3) 一种商品在市场供不应求时,企业与商业部门决不能降格以求,损害消费者利益。
4) 目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市场上的商品供不应求。
5) 这一新产品上市后,一直供不应求。
6) 批发商信息灵通,可以不远千里去购买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