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直述本意而借它辞暗示的话。一称廋辞。
(一)、不直述本意而借它辞暗示的话。一称廋辞。
明 杨慎 《升庵诗话·谢诗》:“ 谢朓 《酬王晋安》诗:‘南中荣橘柚,寧知鸿鴈飞。’后人不解此句之妙。 晋安 即 闽泉州 也。‘南中荣橘柚’,即谚云‘树蛮不落叶’也。‘寧知鸿鴈飞’,即谚云‘鴈飞不到处’也。树不凋,鴈不到,本是瘴乡,乃以美言之。此是隐句之妙。”参见“ 廋辞 ”。
隐(yǐn yìn)
隐(隱)
⒈ 藏匿,不显露:隐藏。隐匿。隐居。隐士。隐讳。
⒉ 伤痛:隐恻。
⒊ 怜悯:恻隐之心。
隐(隱)
⒈ 倚,靠:隐几而卧(靠着几案睡眠)。
concealed、dormant、latent
现、显
形声:左形右声
hide, conceal; hidden, secret
句(jù gōu)
句
⒈ 由词组成的能表示出一个完整意思的话:句子。句法。
⒉ 〔句读(
)〕古代称文词停顿的地方为“句”或“读”。⒊ 量词,用于语言:三句话不离本行(
)。句
⒈ 〔高句骊〕古国名,即“高丽”。
sentence
象形
sent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