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熏蒸”。气、味升腾或散发。
(一)、亦作“ 熏蒸 ”。气、味升腾或散发。
《墨子·节用中》:“逮夏,下润湿,上熏烝,恐伤民之气,于是作为宫室而利。”《汉书·王莽传中》:“或光自上復於下,流为乌,或黄气熏烝,昭耀章明,以著 黄 虞 之烈焉。” 宋 秦观 《汝水涨溢说》:“ 汝水 涨溢,城堞危险,湿气熏蒸,殆与 吴 越 间不异。” 王统照 《号声·沉船》:“在酒味与烟气的熏蒸中,老主人问了:‘你去了这几天是过海送他们去吧?’”
熏(xūn xùn)
熏xūn(ㄒㄨㄣ)
⒈ 气味或烟气接触物品,引申为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品行、习惯的影响:熏染。熏陶。熏制。利欲熏心。
⒉ 火烟上出:熏蒸。
⒊ 气味刺激人:臭气熏人。
⒋ 暖和:熏风。
熏xùn(ㄒㄨㄣˋ)
⒈ (煤气)使人窒息中毒。
fume、smoke
会意
烝(zhēng)
烝zhēng(ㄓㄥ)
⒈ 众多:烝民。
⒉ 古代特指冬天的祭祀:“冬祭白烝”。
⒊ 美。
⒋ 进献。
⒌ 同“蒸”,热气上升。
⒍ 古代指与母辈淫乱。
rise, steam; many, numero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