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骢 chéng cōng

词语解释

《后汉书·桓典传》:“﹝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因以“乘驄”指侍御史。

详细解释

(一)、《后汉书·桓典传》:“﹝ 典 ﹞辟司徒 袁隗 府,举高第,拜侍御史。是时宦官秉权, 典 执政无所回避。常乘驄马,京师畏惮,为之语曰:‘行行且止,避驄马御史。’”后因以“乘驄”指侍御史。

唐 杜甫 《哭长孙侍御》诗:“礼闈曾擢桂,宪府旧乘驄。” 唐 杜甫 《渝州候严侍御不到先下峡》诗:“闻道乘驄发,沙边待至今。” 唐 韦应物 《寄洪州幕府卢二十二侍御》诗:“忽报 南昌 令,乘驄入郡城。”《剪灯馀话·泰山御史传》:“纠察每侍於帝傍,讜论佇闻於白简。期迈揽轡 范滂 之右,肯居乘驄 桓典 之间。”

百度百科释义

乘骢,典故名,典出《后汉书》卷三十七《桓荣传》附《桓典传》。桓典为司徒时,因避而常乘骢马,后遂以“乘骢”指侍御史。

词语分字解释


  • (chéng shèng)

    基本字义

    chéng(ㄔㄥˊ)

    ⒈  骑,坐:乘马。乘车。乘客。乘警。

    ⒉  趁着,就着:乘便。乘机(趁着机会)。乘势。乘兴(xìng)。因利乘便。

    ⒊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乘法。乘幂()。乘数。

    ⒋  佛教的教派或教法:大乘。小乘。上乘。下乘。

    ⒌  姓。

    其他字义

    shèng(ㄕㄥˋ)

    ⒈  古代称兵车,四马一车为一乘:乘舆。千乘之国。

    ⒉  古代称四为乘:乘矢。乘壶。“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⒊  中国春秋时晋国的史书称“乘”,后通称一般的史书:史乘。野乘。

    汉英互译

    ride、multipl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ride, ascend; avail oneself of; numerary adjunct for vehicles


  • (cōng)

    基本字义

    骢(驄)cōng(ㄘㄨㄥ)

    ⒈  青白色的马。

    造字法

    形声:从马、囱声

    English

    horse with a bluish white col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