趑雎 zī jū

词语解释

亦作“趑趄”。亦作“趑趣”。亦作“趦趄”。犹恣睢。狂妄、凶暴;放纵肆扰。

详细解释

(一)、亦作“ 趑趄 ”。亦作“ 趑趣 ”。亦作“趦趄”。犹恣睢。狂妄、凶暴;放纵肆扰。

《晋书·华谭传》:“ 蜀 人服化,无携贰之心,而 吴 人趑雎,屡作妖寇。”《魏书·崔楷传》:“ 定州 逆虏,趑趣北界; 鄴下 兇烬,蚕噬腹心。”《魏书·乐志》:“ 晋 氏失政,中原纷荡。 刘 石 以一时姦雄,跋扈 魏 赵 ; 苻 姚 以部帅强豪,趦趄 关 辅 。”《隋书·高祖纪上》:“ 陈頊 因循伪业,自擅 金陵 ,屡遣丑徒,趑趄 江 北。公指麾藩镇,无不摧殄。”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隐 禀性趦趄, 沆 之门吏家僕靡不恶之。”

百度百科释义

趑雎,拼音zī jū,狂妄、凶暴;放纵肆扰。

词语分字解释


  • (zī)

    基本字义

    zī(ㄗ)

    ⒈  〔趑趄()〕a.行走困难;b.想前进又不敢前进,如“趑趑不前”。

    造字法

    形声:从走、次声

    English

    can't move; to falter


  • (jū)

    基本字义

    jū(ㄐㄨ)

    ⒈  〔雎鸠〕古书上说的一种鸟。亦称“王雎”。

    造字法

    形声:从隹、且声

    English

    osprey, fishhawk; hold b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