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典

吐绶鸟

吐绶鸟 tǔ shòu niǎo

词语解释

即吐绶鸡。

详细解释

(一)、即吐绶鸡。

南朝 梁 任昉 《述异记》卷上:“吐綬鸟身大如鸐,五色,出 巴 东山中。毛色可爱,若天晴淑景,即吐綬,长一尺,须臾还吞之。” 唐 刘禹锡 《吐绶鸟词》:“ 越 人偶见而奇之,因名吐綬 江 南知。” 唐 段成式 《酉阳杂俎·广动植之一》:“ 鱼復县 南山有鸟大如鴝鵒,羽色多黑,杂以黄白,头颊似雉,有时吐物长数寸,丹采彪炳,形色类綬,因名为吐綬鸟。” 清 屈大均 《南海神祠古木绵花歌》:“收香一一立花鬚,吐綬纷纷饮花乳。”参见“ 吐綬鸡 ”。

词语分字解释


  • (tǔ tù)

    基本字义

    tǔ(ㄊㄨˇ)

    ⒈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⒉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⒊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其他字义

    tù(ㄊㄨˋ)

    ⒈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⒉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汉英互译

    give up unwillingly、say、spit、tell、vomit

    相关字词

    吞、纳、咽

    造字法

    形声:从口、土声

    English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 (shòu)

    基本字义

    绶(綬)shòu(ㄕㄡˋ)

    ⒈  一种丝质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

    造字法

    形声:从纟、受声

    English

    silk ribbon attached as a seal


  • (niǎo)

    基本字义

    鸟(鳥)niǎo(ㄋ一ㄠˇ)

    ⒈  脊椎动物的一纲,温血卵生,全身有羽毛,后肢能行走,前肢变为翅,一般能飞:鸟类。候鸟。益鸟。鸟语花香。

    汉英互译

    bird、fowl、jay

    造字法

    象形

    English

    bird; KangXi radical 196


相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