虸蚄 zǐ fāng

词语解释

黏虫。

详细解释

(一)、即黏虫。幼虫头褐色,背面有彩色纵纹。成虫淡灰褐色,有迁飞习性。是农作物的重要害虫。

北魏 贾思勰 《齐民要术·收种》:“《氾胜之术》曰:‘牵马,令就穀堆食数口;以马践过为种,无虸蚄,厌虸蚄虫也。’” 唐 皮日休 《鹿门隐书》:“虸蚄能害稼,不能害人。”《金史·章宗纪四》:“十二月己丑朔, 新平 等县虸蚄虫生。” 清 黄景仁 《榆次道中》诗:“俗重虸蚄赛,风餘蟋蟀賡。”

英语翻译

armyworm

词语分字解释


  • (zǐ)

    基本字义

    zǐ(ㄗˇ)

    ⒈  〔虸蚄(fāng)〕古书上说的一种吃庄稼叶的害虫,如“榆关有虸虸虫,延入平州界。”

    统一码

    虸字UNICODE编码U+8678,10进制: 34424,UTF-32: 00008678,UTF-8: E8 99 B8。

    虸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CJK Unified Ideographs)。


  • (fāng bàng)

    基本字义

    fāng(ㄈㄤ)

    ⒈  〔虸蚄〕见“虸”。

    其他字义

    bàng(ㄅㄤˋ)

    ⒈  古同“蚌”:“其类在地,螺与蚄也。”

    异体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