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恡 zhàn lìn

词语解释

占据。多指非分据有。

详细解释

(一)、占据。多指非分据有。

唐 韩愈 《送灵师》诗:“自从入宾馆,占恡久能专。” 钱仲联 集释引 沉钦韩 注:“占恡,乃占据之义也。” 宋 叶适 《朝议大夫知处州蒋公墓志铭》:“占恡公事,视同己物,狼心不厌矣,虽与数州,窘固在也。”《元典章·圣政二·均赋役》:“诸位下诸衙门及权豪势要人家,敢有似前影蔽占恡者,以违制论非。”

百度百科释义

占恡,拼音是zhàn lìn,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占据。

词语分字解释


  • (zhān zhàn)

    基本字义

    zhān(ㄓㄢ)

    ⒈  迷信的人用铜钱或牙牌等判断吉凶:占卜。占卦。

    ⒉  姓。

    其他字义

    zhàn(ㄓㄢˋ)

    ⒈  据有,用强力取得:占据。霸占。强占。

    ⒉  处于某种地位或情势:占理。占优势。

    ⒊  口说,口授。

    ⒋  估计上报:令民得以律占租。

    汉英互译

    account for、occupy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divine; observe; versify


  • (lìn)

    基本字义

    lìn(ㄌ一ㄣˋ)

    ⒈  同“吝”。

    English

    stingy, sparing of; close-fis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