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怨所聚集,即众人怨恨的对象。
(一)、众怨归聚之所。
《左传·昭公十二年》:“ 平子 欲使 昭子 逐 叔仲小 , 小 闻之,不敢朝。 昭子 命吏谓 小 待政於朝,曰:‘吾不为怨府。’” 杜预 注:“言不能为 季氏 逐 小 ,生怨祸之聚。”《史记·赵世家》:“毋为怨府,毋为祸梯。” 唐 元稹 《钱货议状》:“又何必授之重柄,假之利权,徇彼之徼恩,成我之怨府哉。” 鲁迅 《彷徨·祝福》:“不更事的勇敢的少年,往往敢于给人解决疑问,选定医生,万一结果不佳,大抵反成了怨府。”
出处为《左传·昭公十二年》,意思为大家怨恨所集中的对象
怨(yuàn)
怨
⒈ 仇恨:怨恨。恩怨。宿怨。怨仇。怨敌。怨府(大家怨恨的对象)。怨声载道。
⒉ 不满意,责备:埋(
)怨。抱怨。怨言。任劳任怨。complain、enmity、resentment
恩、德
形声:下形上声
hatred, enmity, resentment
府(fǔ)
府
⒈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府库。天府。
⒉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府邸。府第。王府。府上。
⒊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
⒋ 国家行政机关:政府。官府。
⒌ 古同“腑”,脏腑。
government office、mansion、official residence
形声:从广、付声
prefecture; prefect; gover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