鸯龟 yāng guī

词语解释

龟的一种。相传能食蛇、犬。

详细解释

(一)、龟的一种。相传能食蛇、犬。

《太平广记》卷四六五引 沉怀远 《南越志》:“ 初寧县 里多鸯龟,壳薄狭而燥,头似鹅,不与常龟同,而能囓犬也。”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介一·摄龟》﹝释名﹞引 苏恭 曰:“鸯龟腹折,见蛇则呷而食之,故 楚 人呼呷蛇龟。”

词语分字解释


  • (yāng)

    基本字义

    鸯(鴦)yāng(一ㄤ)

    ⒈  〔鸳鸯〕见“鸳”。

    造字法

    形声:从鸟、央声

    English

    female mandarin duck (Aix galericulata)


  • (guī jūn qiū)

    基本字义

    龟(龜)guī(ㄍㄨㄟ)

    ⒈  爬行动物的一科,腹背都有硬甲,头尾和脚能缩入甲中,耐饥渴,寿命很长:乌龟。龟甲(龟的腹甲,可入药,古人又用以占卜,亦用作货币。亦称“龟板”)。

    其他字义

    龟(龜)jūn(ㄐㄨㄣ)

    ⒈  同“皲”。

    其他字义

    龟(龜)qiū(ㄑ一ㄡ)

    ⒈  〔龟兹()〕中国汉代西域国名,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一带。

    汉英互译

    tortoise

    造字法

    原为象形:像龟的形

    English

    turtle or tortoise; cuck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