剿袭 chāo xí

词语解释

同“抄袭”1。

详细解释

(一)、剽窃人言以为己说。

《红楼梦》第二一回:“无端弄笔是何人?剿袭《南华》 庄子 文。” 刘师培 《论近世文学之变迁》:“及掇拾者为之,则剿袭成语,无条贯之可寻。”

(二)、勦襲:剽窃他人作品;因袭照搬。

明 屠隆 《鸿苞》卷十七:“诗道有法,昔人贵在妙悟。新不欲杜撰,旧不欲勦袭。” 明 吴应箕 《与刘舆父论古文诗赋》:“虽好 子建 、 渊明 、 子美 之集,亦未尝勦袭其词。” 清 洪亮吉 《晓读书斋杂录·初录》:“《唐书·薛登传》尝上疏言,自 煬帝 设进士科,后生復相驰竞,赴速趋时,缉缀小文,名曰策学云云,足见士不读书,及临试勦袭之弊, 隋 唐 已然。”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北方水利》:“书生不知古今异势,南北异宜,不曾广考载籍,并不细究掌故,第据兔园旧册,勦袭陈言,以之场屋对策可耳。”

百度百科释义

剿袭读作chāo xí,释义为剽窃人言以为己说;剽窃他人作品,因袭照搬;出自《红楼梦》,《鸿苞》。

英语翻译

variant of 抄袭

词语分字解释


  • (jiǎo chāo)

    基本字义

    jiǎo(ㄐ一ㄠˇ)

    ⒈  讨伐,消灭:剿除。剿灭。征剿。围剿。

    ⒉  劳累:剿民(使百姓劳累)。

    其他字义

    chāo(ㄔㄠ)

    ⒈  以别人的语言文句作为自己的:剿说。剿袭(亦作“抄袭”)。

    汉英互译

    put down、suppress

    造字法

    形声:从刂、巢声

    English

    destroy, exterminate, annihilate


  • (xí)

    基本字义

    袭(襲)xí(ㄒ一ˊ)

    ⒈  趁敌人不备时攻击:袭击。袭扰。夜袭。偷袭。侵袭。

    ⒉  触及:寒气袭人。“芳菲菲兮袭予”。

    ⒊  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袭。沿袭。世袭。

    ⒋  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袭。

    ⒌  衣上加衣,引申为重迭:“袭朝服”。“山三袭,陟”。

    ⒍  合,和:“齐秦袭”。

    汉英互译

    follow the pattern of、raid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