諈诿 zhuì wěi

词语解释

(一)、烦重貌。
(二)、嘱托。

详细解释

(一)、烦重貌。

《列子·力命》:“ 眠娗 、 諈諉 、 勇敢 、 怯疑 四人相与游於世,胥如志也。” 张湛 注:“四名皆假託寓言。諈諉,烦重貌。”一说义为嘱托。 杨伯峻 集释引《尔雅》 郭璞 注:“谓以事相属累以諈諉也。”

(二)、嘱托。

清 钱谦益 《大中大夫李君墓志铭》:“戊寅放归,君復造余山中,諈諉如前,请益力,语益不可了。” 章炳麟 《訄书·地治》:“夫内政者欲其地无华离,军事者欲其毋以山水为甌脱而相諈諉。”

词语分字解释


  • (zhuì)

    基本字义

    zhuì(ㄓㄨㄟˋ)

    ⒈  〔諈诿(wěi)〕a.累;烦重。b.嘱托。

    异体字


  • 诿(wěi)

    基本字义

    诿(諉)wěi(ㄨㄟˇ)

    ⒈  推托,把责任推给别人:诿说。推诿。诿托。诿过于人。

    造字法

    形声:从讠、委声

    English

    pass buck, lay blame on oth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