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券 tiě quàn

词语解释

(一)、即铁契。《东观汉记·桓帝纪》:“﹝ 延熹 ﹞八年,妖贼 盖登 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后伏诛。”《旧唐书·良吏传下·杨元琰》:“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 弘农郡公,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明 陶宗仪《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吾乡 钱叔琛 氏 贇,乃 武肃王 之诸孙也……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餘,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清 朱彝尊《谒刘文成公祠》诗:“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清 凌扬藻《蠡勺编·铁券》:“台州 民 钱允一,有家藏 吴越王 鏐 唐 赐铁券。洪武 初,太祖 欲封功臣,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鐫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参见“铁契”。
(二)、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清 李渔《蜃中楼·寄书》:“到今朝藿食伴腥膻,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

详细解释

(一)、即铁契。

《东观汉记·桓帝纪》:“﹝ 延熹 ﹞八年,妖贼 盖登 称太皇帝,有璧二十,珪五,铁券十一。后伏诛。”《旧唐书·良吏传下·杨元琰》:“及事成,加云麾将军,封 弘农郡公 ,食实封五百户,仍赐铁券,恕十死。” 明 陶宗仪 《辍耕录·钱武肃铁券》:“吾乡 钱叔琛 氏 贇 ,乃 武肃王 之诸孙也……尝出示所藏铁券,形宛如瓦,高尺餘,阔二尺许,券词黄金商嵌。” 清 朱彝尊 《谒刘文成公祠》诗:“黄金遗像蚀,铁券几人传。” 清 凌扬藻 《蠡勺编·铁券》:“ 台州 民 钱允一 ,有家藏 吴越王 鏐 唐 赐铁券。 洪武 初, 太祖 欲封功臣,遣使取其式而损益之。其制如瓦,第为七等。公二等(一高尺,广一尺六寸五分;一高九寸五分,广一尺六寸),侯三等(一高九寸,广一尺五寸五分;一高八寸五分,广一尺五寸;一高八寸,广一尺四寸五分),伯二等(一高七寸五分,广一尺三寸五分;一高六寸五分,广一尺二寸五分)。外刻歷履恩数之详,以记其功;中鐫免罪减禄之数,以防其过。字嵌以金。凡九十七副,各分左右。左颁功臣,右藏内府。有故,则合之以取信。”参见“ 铁契 ”。

(二)、借指拥有铁券的王侯贵族。

清 李渔 《蜃中楼·寄书》:“到今朝藿食伴腥膻,果然是不弃糟糠当年的铁券。”

词语分字解释


  • (tiě)

    基本字义

    铁(鐵)tiě(ㄊ一ㄝˇ)

    ⒈  一种金属元素,工业上用途极广,可以炼钢,可制各种器械,亦是生物体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⒉  形容坚硬:铁拳。铁军。铁骑。金戈铁马。铁汉。铁蹄。铁腕。

    ⒊  形容确定不移:铁铮铮。铁的纪律。铁证。

    ⒋  形容刚正:铁面无私。

    ⒌  形容表情严肃:他总是铁着脸。

    ⒍  黑色:铁骊。铁青。

    ⒎  兵器的代称:手无寸铁。

    ⒏  姓。

    汉英互译

    iron、determin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iron; strong, solid, firm


  • (quàn xuàn)

    基本字义

    quàn(ㄑㄨㄢˋ)

    ⒈  古代的契据,常分为两半,双方各执其一,现代指票据或作凭证的纸片:债券。国库券。入场券。证券。稳操胜券。

    其他字义

    xuàn(ㄒㄨㄢˋ)、quàn(ㄑㄨㄢˋ)

    ⒈  〔拱券〕门窗、桥梁等建筑成弧形的部分。

    汉英互译

    certificate、ticket

    造字法

    形声:下形上声

    English

    certificate, ticket; title dee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