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沐 tāng mù

词语解释

(一)、沐浴。《公羊传·隐公八年》:“邴 者何?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诸侯皆从,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齐 必致鱼盐之海,楚 必致橘柚之园,韩、魏、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宋 陆游《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
(二)、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传》:“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弔,大厦构而相驩。”清 梁章鉅《退庵随笔·家礼一》:“吾乡丧礼,自成服后,黎明具汤沐,主人以下皆哭。”
(三)、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严复《救亡决论》:“中国 一大豕也,羣虱总总,处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汤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四)、指汤沐邑。《后汉书·班彪传》:“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唐 张说《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汤沐建封。”明 唐顺之《皇陵行》:“江 左 金陵 扶地轴,汉 家 丰沛 还汤沐。”参见“汤沐邑”。

详细解释

(一)、沐浴。

《公羊传·隐公八年》:“ 邴 者何? 郑 汤沐之邑也。天子有事于 泰山 ,诸侯皆从, 泰山 之下,诸侯皆有汤沐之邑焉。” 何休 注:“有事者,巡守祭天告至之礼也,当沐浴絜齐以致其敬,故谓之汤沐邑也。”《史记·苏秦列传》:“君诚能听臣, 燕 必致旃裘狗马之地, 齐 必致鱼盐之海, 楚 必致橘柚之园, 韩 、 魏 、 中山 皆可使致汤沐之奉。” 宋 陆游 《自笑》诗自注:“腊月五日汤沐、按摩几半日,是早左车第二牙脱去。”

(二)、特指为死者沐浴所用热水等物。

《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蟣蝨相弔,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梁书·任昉传》:“虽情谬先觉,而迹沦骄饵,汤沐具而非弔,大厦构而相驩。” 清 梁章鉅 《退庵随笔·家礼一》:“吾乡丧礼,自成服后,黎明具汤沐,主人以下皆哭。”

(三)、泛指其它烫洗用的热水。

严复 《救亡决论》:“ 中国 一大豕也,羣虱总总,处其奎蹄曲隈,必有一日焉,屠人操刀,具汤沐以相待,至是而始相吊焉,固已晚矣。”

(四)、指汤沐邑。

《后汉书·班彪传》:“又旧制,太子食汤沐十县。” 唐 张说 《鄎国长公主神道碑》:“邸弟立官,汤沐建封。” 明 唐顺之 《皇陵行》:“ 江 左 金陵 扶地轴, 汉 家 丰沛 还汤沐。”参见“ 汤沐邑 ”。

百度百科释义

汤沐,是汉语词汇,出自《公羊传·隐公八年》,解释为沐浴。

词语分字解释


  • (tāng shāng)

    基本字义

    汤(湯)tāng(ㄊㄤ)

    ⒈  热水:汤雪。赴汤蹈火。扬汤止沸。

    ⒉  煮东西的汁液:米汤。参(shēn )汤。

    ⒊  烹调后汁特别多的食物:鸡汤。菜汤。清汤。

    ⒋  专指温泉(现多用于地名):汤泉(温泉)。汤山(在中国北京市)。

    ⒌  中药的剂型:汤剂。汤药。

    ⒍  姓。

    其他字义

    汤(湯)shāng(ㄕㄤ)

    ⒈  〔汤汤〕大水急流的样子,如“河水汤汤”,“浩浩汤汤”。

    ⒉  (湯)

    汉英互译

    boiling water、broth、gippo、soup、hot water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hot water; soup, gravy, broth


  • (mù)

    基本字义

    mù(ㄇㄨˋ)

    ⒈  洗头发:沐浴。栉风沐雨(喻辛苦奔波,饱经风雨)。

    ⒉  润泽,或受润泽:沐恩。

    ⒊  古代官员休假:沐日。休沐。

    ⒋  整治:助之沐椁。

    ⒌  米汁。

    ⒍  姓。

    造字法

    形声:从氵、木声

    English

    bathe, cleanse, wash, shampo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