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庙 tài miào

词语解释

明清帝王祭祖的宗庙建筑。现存的太庙建筑仅有北京太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在今劳动人民文化宫内。明嘉靖二十四年(1544)重建至现存规模。平面为矩形,有两重围墙。中轴线上的主要建筑依次有戟门、前殿、中殿和后殿等。其墙内、墙外广植柏树,烘托出整体建筑群的凝重与肃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详细解释

(一)、帝王的祖庙。

《论语·八佾》:“子入太庙,每事问。” 唐 韩愈 《请迁玄宗庙议》:“新主入庙,礼合祧藏太庙中第一夹室。”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内务府定制》:“其祭仪祭器,一如太庙之制。”

词语分字解释


  • (tài)

    基本字义

    tài(ㄊㄞˋ)

    ⒈  过于:太长。

    ⒉  极端,最:太甚。太平。

    ⒊  高,大:太空。太学。

    ⒋  很:不太好。

    ⒌  身分最高或辈分更高的:太老伯。太夫人(旧时尊称别人的母亲)。

    汉英互译

    extremely、over、the most、very、too

    造字法

    指事

    English

    very, too, much; big; extreme


  • (miào)

    基本字义

    庙(廟)miào(ㄇ一ㄠˋ)

    ⒈  供奉祖先的房屋:家庙。宗庙。太庙。

    ⒉  供神佛或历史上有名人物的地方:孔庙。岳庙。寺庙。

    ⒊  王宫的前殿,泛指朝廷:庙堂。

    汉英互译

    joss house、shrine、temple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temple, shrine; imperial cou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