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哺 tǔ bǔ

词语解释

(一)、见“吐哺”。
(二)、吐出嘴里食物。《汉书·高帝纪上》:“汉王 輟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颜师古 注:“哺,口中所含食也。”宋 洪迈《夷坚甲志·资州鹤》:“﹝ 何 ﹞尝荫大木下,望其颠红鹤巢甚大,数雏啾啾然。已而其母归,方憩枝上,衔食向巢立,何生 彍弩射之,中其腹。势且坠,犹忍死引颈吐哺饲其子,乃坠地。”
(三)、亦作“吐餔”。极言殷勤待士。《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公孙 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宋 苏辙《元祐七年生日谢表》:“躬 周公 吐餔之劳,服 大禹 恶酒之戒。”明 吾邱瑞《运甓记·诸贤渡江》:“小生辈虽无远略,愿执鞭弭,况今 瑯琊王 尊礼贤豪,王茂弘 吐哺下士。”清 叶廷琯《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卧薪天子正焦劳,吐哺宰臣方怵惕。”参见“吐哺握髮”。
(四)、鱼名。明 冯时可《雨航杂录》卷下:“吐哺鱼,名土附,以其附土而行也。或曰:食物嚼而吐之,故名吐哺。”参见“土附鱼”。

详细解释

(一)、见“ 吐哺 ”。

(二)、吐出嘴里食物。

《汉书·高帝纪上》:“ 汉王 輟饭吐哺,曰:‘竖儒几败乃公事!’” 颜师古 注:“哺,口中所含食也。” 宋 洪迈 《夷坚甲志·资州鹤》:“﹝ 何 ﹞尝荫大木下,望其颠红鹤巢甚大,数雏啾啾然。已而其母归,方憩枝上,衔食向巢立, 何生 彍弩射之,中其腹。势且坠,犹忍死引颈吐哺饲其子,乃坠地。”

(三)、亦作“ 吐餔 ”。极言殷勤待士。

《后汉书·马援传》:“天下雄雌未定, 公孙 不吐哺走迎国士,与图成败,反修饰边幅,如偶人形。” 宋 苏辙 《元祐七年生日谢表》:“躬 周公 吐餔之劳,服 大禹 恶酒之戒。” 明 吾邱瑞 《运甓记·诸贤渡江》:“小生辈虽无远略,愿执鞭弭,况今 瑯琊王 尊礼贤豪, 王茂弘 吐哺下士。” 清 叶廷琯 《鸥陂渔话·黄陶庵集外诗》:“卧薪天子正焦劳,吐哺宰臣方怵惕。”参见“ 吐哺握髮 ”。

(四)、鱼名。

明 冯时可 《雨航杂录》卷下:“吐哺鱼,名土附,以其附土而行也。或曰:食物嚼而吐之,故名吐哺。”参见“ 土附鱼 ”。

词语分字解释


  • (tǔ tù)

    基本字义

    tǔ(ㄊㄨˇ)

    ⒈  使东西从口里出来:吐痰。吞吐。吐刚茹柔(吐出硬的,吃下软的;喻欺软怕硬)。

    ⒉  放出,露出:高粱吐穗。吐故纳新。

    ⒊  说出:吐话。一吐为快。

    其他字义

    tù(ㄊㄨˋ)

    ⒈  内脏里的东西从口里涌出:呕吐。上吐下泻。

    ⒉  把吞没的东西退出来:吐还不义之财。

    汉英互译

    give up unwillingly、say、spit、tell、vomit

    相关字词

    吞、纳、咽

    造字法

    形声:从口、土声

    English

    vomit, spew out, cough up


  • (bǔ)

    基本字义

    bǔ(ㄅㄨˇ)

    ⒈  喂不会取食的幼儿:哺乳。哺养。哺育。

    ⒉  口里含着的食物:“一饭三吐哺”。

    汉英互译

    feed、nurse

    造字法

    形声:从口、甫声

    English

    chew food; fe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