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牍 zòu dú

词语解释

(一)、书写奏章的简牍。
(二)、犹奏章。

详细解释

(一)、书写奏章的简牍。

《史记·滑稽列传》:“ 朔 初入 长安 ,至公车上书,凡用三千奏牘。” 汉 王充 《论衡·量知》:“断木为槧,析之为板,力加括削,乃成奏牘。”

(二)、犹奏章。

宋 王庭珪 《送胡邦衡之新州贬所》诗:“百辟动容观奏牘,几人回首愧朝班。” 清 赵翼 《陔馀丛考·自书奏牍》:“ 六朝 人奏牘多自书,今《淳化帖》有 钟繇 表,盖 三国 时已然也。”

词语分字解释


  • (zòu)

    基本字义

    zòu(ㄗㄡˋ)

    ⒈  作乐(yuè ㄩㄝˋ),依照曲调吹弹乐器:演奏。奏国歌。奏鸣曲。

    ⒉  封建时代臣子对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启奏。奏议。奏疏。奏折。奏本。奏对。

    ⒊  呈现,取得:奏效。奏功。奏捷(取得胜利)。大奏奇功。

    汉英互译

    achieve、play music、present a memorial to an emperor

    造字法

    会意

    English

    memorialize emperor; report


  • (dú)

    基本字义

    牍(牘)dú(ㄉㄨˊ)

    ⒈  古代写字用的木片:文牍(公文)。尺牍(书信)。案牍。

    ⒉  古代乐器名。

    造字法

    形声

    English

    writing tablet; documents, boo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