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一)、冠簪和手版。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南朝 梁简文帝 《马宝颂》序:“簪笏成行,貂缨在席。” 唐 杜甫 《与李十二白同寻范十隐居》诗之三:“不愿论簪笏,悠悠沧海情。” 宋 曾季貍 《艇斋诗话》:“ 山谷 ‘简编自襁褓,簪笏到仍昆’,取 退之 联句‘爵勋逮僮隶,簪笏自怀绷’。” 清 方文 《寿姊氏姚夫人六十》诗之二:“簪笏夫家贵, 河 山嫂氏贤。”
簪笏指冠簪和手板。古代仕宦所用。比喻官员或官职。
簪(zān)
簪
⒈ 用来绾住头发的一种首饰,古代亦用以把帽子别在头发上:簪子。金簪。玉簪。簪缨(做官者显贵之称)。簪绅。
⒉ 插,戴:簪戴。簪菊。簪笔(古人朝见,插笔于冠,以备记事)。簪笏(古代笏以记事,簪笔以备写,臣僚奏事执笏簪笔。故亦称做官)。
hairpin
形声:从竹、声
hairpin, clasp; wear in hair
笏(hù)
笏
⒈ 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用玉、象牙或竹片制成,上面可以记事:朝(
)笏。“京兆尹郑叔则,怫然曳笏却立”。scepter
形声:从竹、勿声
tablet held by someone having author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