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二)、喻官职的尊严。
(三)、比喻残暴凶横之人。
(四)、比喻山势。
(一)、比喻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者。
《后汉书·酷吏传·董宣》:“由是搏击豪强,莫不震慄,京师号为‘卧虎’。”《魏书·李崇传》:“所向摧破,号曰‘卧虎’,贼甚惮之。”
(二)、喻官职的尊严。
晋 傅咸 《司隶校尉教》:“司隶校尉,旧号‘卧虎’,诚以举纲而万目理,提领而众毛顺。”按, 汉 置司隶校尉,权任甚重,历代相承, 唐 废。
(三)、比喻残暴凶横之人。
《后汉书·宦者传·单超》:“其后四侯转横,天下为之语曰:‘ 左 回天, 具 独坐, 徐 卧虎, 唐 两墯。’”
(四)、比喻山势。
元 王恽 《游万固寺》诗:“连山一卧虎,矫首尽两戒。”
卧虎,拼音wò hǔ,是指执法严峻或作战勇猛的人。《后汉书·董宣传》:“由是博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
fig. major figure in hiding; crouching tiger; concealed talent
卧虎造句1 我们家乡出了不少名人,那可是个藏龙卧虎的地方。
2 中州这一带地方,四通八达,乃是藏龙卧虎之地。
3 江浙一带人才辈出,从来就是藏龙卧虎之地。
4 我们家乡人杰地灵,历来都是藏龙卧虎之地。
5 这所大学藏龙卧虎,人才济济。
6 藏龙卧虎,不来则已,一来震惊天下。大仲马
7 中国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四合院里也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