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薄 tōu báo

词语解释

(一)、浇薄;不敦厚。
(二)、媮薄:浇薄,浮薄。

详细解释

(一)、浇薄;不敦厚。

《后汉书·廉范传》:“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 范 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説。”《新唐书·韩琬传》:“ 贞观 、 永徽 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史料三·庸闲斋笔记褒贬未允》:“呜呼!世风之偷薄久矣。”

(二)、媮薄:浇薄,浮薄。

《汉书·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二表》:“臣闻时方媮薄,劝人以孝;时方趋竞,劝人有礼。” 宋 司马光 《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风遂长,百司庶尹无所措其手足。” 章炳麟 《五朝学》:“济 江 而东,民有甘节,清劭中伦,无曩时中原媮薄之德。”

百度百科释义

词语释义浇薄;不敦厚。《后汉书·廉范传》:“ 建初 中,迁 蜀郡 太守,其俗尚文辩,好相持短长, 范 每厉以淳厚,不受偷薄之说。”《新唐书·韩琬传》:“ 贞观 、 永徽 之间,农不劝而耕者众,法施而犯者寡,俗不偷薄,器不行窳。” 清 薛福成 《庸庵笔记·史料三·庸闲斋笔记褒贬未允》:“呜呼!世风之偷薄久矣。”媮薄:浇薄,浮薄。《汉书·刑法志》:“媮薄之政,自是滋矣。” 唐 陈子昂 《为义兴公陈请终丧第二表》:“臣闻时方媮薄,劝人以孝;时方趋竞,劝人有礼。” 宋 司马光 《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臣恐忠厚之俗益衰,媮薄之风遂长,百司庶尹无所措其手足。” 章炳麟 《五朝学》:“济 江 而东,民有甘节,清劭中伦,无曩时中原媮薄之德。”

词语分字解释


  • (tōu)

    基本字义

    tōu(ㄊㄡ)

    ⒈  窃取,趁人不知时拿人东西:偷窃。偷吃。小偷儿(t島r )。

    ⒉  行动瞒着人:偷偷。偷看。偷听。偷渡。偷袭。偷税。偷天换日(喻暗中改变重大事物的真相以欺骗别人)。

    ⒊  抽出时间:偷空儿。偷暇。偷闲。

    ⒋  苟且:偷安。偷生。偷幸。偷合苟容(苟且迎合别人的意思以求容身。亦称“偷合取容”)。

    汉英互译

    glom、hookey、mooch、pilfer、swipe、thieve

    相关字词

    盗、窃

    造字法

    形声:从亻、俞声

    English

    to steal, burglar, thief


  • (báo bó bò)

    基本字义

    báo(ㄅㄠˊ)

    ⒈  厚度小的:薄片。薄饼。

    ⒉  冷淡,不热情:薄待。

    ⒊  味道淡:薄酒。

    ⒋  土地不肥沃:薄田。

    其他字义

    bó(ㄅㄛˊ)

    ⒈  义同(一),用于合成词或成语,如“厚薄”,“浅薄”,“尖嘴薄舌”等。

    ⒉  轻微,少:薄礼。薄产。薄命。薄寒。薄酬。菲薄。

    ⒊  不庄重,不厚道:薄夫。薄幸(负心)。薄情。轻薄。刻薄。

    ⒋  轻视:鄙薄。厚今薄古。

    ⒌  不充实,不坚强:薄弱。

    ⒍  迫近:薄近。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⒎  古同“箔”,帘子。

    ⒏  姓。

    其他字义

    bò(ㄅㄛˋ)

    ⒈  [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茎和叶有清凉香味,可入药。

    汉英互译

    thin、flimsy、weak、cold

    相关字词

    肥、浓、厚、深

    造字法

    形声:从艹、溥声〔字义

    English

    thin, slight, weak; poor, stin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