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最高学府,即国学观太学。——《后汉书·张衡传》诸生学于太学。——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君则在太学。
(一)、国学。我国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府。
西周 已有太学之名。 汉武帝 元朔 五年(公元前124年)立五经博士。弟子五十人,为 西汉 置太学之始。 东汉 太学大为发展, 顺帝 时有二百四十房,一千八百五十室。 质帝 时,太学生达三万人。 魏 晋 到 明 清 ,或设太学,或设国子学(国子监),或两者同时设立,名称不一,制度亦有变化,但均为传授儒家经典的最高学府。《汉书·武帝纪》:“兴太学,修郊祀。”《儒林外史》第十九回:“贡入太学肄业。”参见“ 大3学 ”。
Imperial College of Supreme Learning, established in 124 BC, and the highest educational institute in ancient China until the Sui Dynasty
太学造句1、 这个无情无义愚蠢懦弱的太学生的确恨得我们咬牙切齿。
2、 太学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市场的活跃,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3、 他们太一本正经,太学究气,想象力也不够丰富。
4、 中世纪犹太学者们推算地球诞生于公元前3760年。希腊东正教神学家认为地球在公元前5508年前后诞生。
5、 太学、贡院和妓院同处一地,制造了更多名士风流的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