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狠狠地。
(二)、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一)、耸出地面。
唐 吴融 《赴阙次留献荆南成相公三十韵》:“拔地孤峯秀,当天一鶚雄。” 宋 陆游 《歌》诗:“ 白盐 、 赤甲 天下雄,拔地突兀摩苍穹。” 清 顾炎武 《劳山歌》:“ 劳山 拔地九千丈,崔嵬势压 齐 之东。” 叶圣陶 《我们的骄傲》:“他说 桂林 的山好像盆景,一座一座地拔地而起。”
(二)、方言。狠狠地。
《醒世姻缘传》第三回:“ 珍哥 把 晁大舍 拔地瞅了一眼,駡道:‘这是那里的臭声!’”
拔地,拼音是bá dì,释义是狠狠地,在地面上陡然耸立。
to rise steeply from level ground
拔地造句(1) 在波澜壮阔的渤海,在大漠孤烟的塞外,在拔地而起的山岳,在尘土飞扬的古道,飞舞着一条雄伟神奇的中国龙,这就是不朽的长城。
(2) 一想起那些山,就使我心醉。它们拔地而起,一座挨着一座,有的高耸入云,有的逶迤伸展,有的像飞腾的龙,有的像偃卧的牛,千姿百态,使人振奋。
(3) 在万千古木中,松树拔地而起。领略无限风光之时,古典朴素的松树比那些万紫千红,千娇百媚的花儿更吸引人的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