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变 zá biàn

词语解释

(一)、杂乐和变乐。
(二)、唐宋在田赋正税以外的附加税。

详细解释

(一)、杂乐和变乐。

《汉书·礼乐志》:“五音六律,依韦饗昭,杂变并会,雅声远姚。”

(二)、 唐 宋 在田赋正税以外的附加税。

《宋史·食货志二》:“自 唐 以来,民计田输赋外,增取他物,復折为赋,谓之‘杂变’。”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四编第一章第一节:“ 五代 、 十国 时期,各割据国巧立名目,敲剥财物,设置多种苛捐杂税……统称之为‘杂变’,又叫‘沿纳’。”

词语分字解释


  • (zá)

    基本字义

    杂(雜)zá(ㄗㄚˊ)

    ⒈  多种多样的,不单纯的:杂乱。杂沓。杂感。杂志。杂货。杂居。杂务。杂品。错综复杂。私心杂念。

    ⒉  混合:夹杂。混杂。杂交。

    汉英互译

    miscellaneous、mixed、sundry

    相关字词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mixed, blended; mix, mingle


  • (biàn)

    基本字义

    变(變)biàn(ㄅ一ㄢˋ)

    ⒈  性质状态或情形和以前不同,更改:变调。变动。变法。变为。变革。变更。变通(把原定的办法略加改动以适应事实的需要)。变本加厉。变幻无常。

    汉英互译

    become、change

    造字法

    原为形声

    English

    change, transform, alter; reb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