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作“ 咂囓 ”。叮咬。 宋 洪迈 《夷坚丙志·长道渔翁》:“但蚯蚓遍满身中,咂啮不置,若披蓑茸茸然。” 宋 陈造 《七月附米舟之浙中》诗:“白虫散如蛆,黑虫聚如蚁。循缘仍咂囓,欲寐復九起。”
咂(zā)
咂
⒈ 舌头与腭接触发声,表示赞叹或羡慕:咂嘴。
⒉ 吸,小口儿喝:咂一口酒。
⒊ 仔细辨别:咂摸(“摸”读轻声)。咂滋味。
smack、sip、suck、taste
形声:从口、匝声
to suck, to smack the lips; (Cant.) to cheat
齧(niè)
齧
⒈ 同“啮”。
⒉ 啃、咬。《漢書•卷五十四•蘇建傳》:“天雨雪,武臥齧雪與旃毛並咽之,數日不死。” 唐•杜甫 《哀江頭詩》:“輦前才人帶弓箭,白馬嚼齧黃金勒。”
⒊ 侵蝕。《戰國策•魏策二》:“昔王季歷葬於楚山之尾,戀水齧其墓。”宋•陸游 《秋日出遊戲作詩二首之二》:“薄雲韜日未成雨,野水齧沙爭赴溪。”
⒋ 缺口。《淮南子•人間》:“夫牆之壞也於隙,劍之折必有齧。”
⒌ 姓。如唐堯時代有賢人齧缺。
bite, gnaw; wear down, erode